山水動態

新聞露出

2018財訊智慧城市關鍵報告:資源失衡 城鄉差距擴大2018-09-11

由《財訊》、非凡電視台、山水民調與台灣智慧發展協會、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合作、進入第四年的「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結果出爐,調查發現,智慧應用不論在施政或民眾使用上,都有明顯進步,但原本期待智慧手法可以翻轉城鄉差距,卻出現差距擴大的警訊。

根據財訊報導,當國內六都政府已經用數據分析,打造符合轄內需要的長照與醫護規畫時,非六都(除嘉義市)卻只能仰賴衛福部核撥的慢性病遠距照護專案補助,在遠距照護與長期照護的智慧化服務建置,至今仍明顯缺席。

令人焦慮的是,從今年「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民眾版中卻清楚地顯示,對於「遠距照護」與「長照醫護」需求率最高者,就是非六都民眾。不僅如此,八二三水災讓整個南部縣市幾乎全面淪陷,相較之下,六都已大致完成監控部分地區水位、推播告知與即時因應處理等相關智慧災防建設。 根據財訊報導,領先組的台北市還在推動大型智慧建設,近一年陸續完成智慧台北車站、公宅智慧電網實證專案、三座垃圾焚化廠轉為太陽能智慧電廠;新北在建築資訊模型(BIM)著力甚深,台南開始在沙崙展開的大規模智慧能源場域試煉等。但根據「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政府版回函中,非六都在智慧建築與智慧能源的建置與推廣上,卻經常是掛零。

從內政部一七年七月所公布最新的人口數字調查顯示,台灣六都聚集的人口數已經攀升到總人口數的70.8%,城鄉人口差距相當懸殊;而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一八年到一九年間就會出現人口負成長的現象,但人口外流到都會區的現象並未停歇,其中嘉義縣、台東縣與澎湖的外流比率竟接近三成,中央與地方顯然都還沒準備好,要如何因應此城鄉差距快速擴大的複雜課題。

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建元指出,建置智慧城市的目的,原先是希望透過科技的導入,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但現在卻因為資源配置的不足與失衡,反而拉大了城鄉差距,個中原因十分值得探究。

根據財訊報導,2018年「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中,從各縣市政府自評的結果來看,非六都縣市政府在智慧城市預算上的短缺似乎已是普遍現象。六都以外的縣市政府在各個類目(除中央大力主導的智慧交通較上軌道外)對中央政府的需求上,幾乎就是「需要預算補助」。

曾任嘉義縣智慧城市與青年就業辦公室主任的王景弘就坦率地指出:「縣市政府的預算大都是放在能表現政績亮點的工商補助與促進就業項目,嚴重排擠其他的建設,智慧化投資應該是敬陪末座。」當時想以IT方案,試圖處理當地的長期照護、新住民與毒品危害防制等問題,也因經費有限未能成案。

「中央補助款可用於初期的智慧化應用服務的建置,但縣市政府必須編列經常性預算支應系統後續的維運,這才是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能否成功的關鍵。」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副總經理郭憲誌更進一步點出,縣市政府預算問題在智慧化建設推動上的痛點。

財訊報導指出,雖然沒錢的確萬萬不能,但非六都政府相關人員對於智慧城市的認知與素質不一,也是造成城鄉差距的關鍵之一。

出身經濟部技術處的基隆市產發處處長林青海,也點出另一值得深思的問題,「縣市政府公務體系是與市民生活高度融合,大都嫻熟於工商登記等例行業務;中央卻是從大戰略大格局的角度在規畫地方建設的專案;撰寫專案計畫,申請嶄新的智慧化建設經費補助,中央要求的宏大論述、願景及理論,對他們而言,根本是天方夜譚。」 擔任《財訊》智慧城市大調查顧問的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直言,經常看到縣市政府的提案在大型審查會中,因為提案內容不周全,被中央級官員與學院老師們質疑;張善政曾建議他們對外求援來增加提案的通過率,但就連請人幫忙的錢,地方政府都出不起! 而對於身處人口外流最嚴重、也有離島需要關照的台東而言,中央以統一標準要求城鄉智慧化建設的自償率與獲利模式,更是不可承受之重。財訊報導指出,台東的人口規模對廠商而言是不具經濟效益的,但每個專案的申請要求卻是一致的,廠商自然無意參與台東的智慧化建設,且即使有中央的補助,要達到專案設定的獲利目標或自償率都很難。

進入第四年的「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城鄉差距並沒有隨著政府推動智慧城市而縮小,反而在資源受限的情況下,呈現出強者恆強的趨勢;從政府版的自評,再對照民眾版的調查,除了凸顯出六都與非六都政府的建置進度差距,也發現不同地區與跨世代民眾的需求各自不同,不僅值得政府單位作為優先配置資源的參考,其中也蘊藏著巨大商機,值得廠商開發投入。

聯絡我們 Connection

線上聯絡

  • TEL02-2577-2588
  • FAX02-2577-3739
  • ADD105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12號12樓

Follow Us

交通地圖